两代人的辛酸事迹是一本非常好看的都市小说,作者是莫名小火柴,主角是江浩杰江计发,主要讲述了:江浩杰和江计发是一对贫寒的父子,他们常常受感情,生活方面的困扰,一个是不甘于平凡,向往外面的世界,从落魄的寒门子弟,到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将精神寄托留在外地;一个是趋于平凡,却又不满足于现况,从抬不起
第4章 初尝试
天还没亮,江计发便起床,他先是在心里规划好这次的赚钱门路,找来一张纸,在上面算了算。苹果在农村还不算普及,甚至像他们这些农民,根本就吃不起,即使在城里集市,也很少看见有人在卖。
江计发虽没上过学,但还知道物以稀为贵这个道理。
他打算先投入一半的资金,试试水。
家里还存放着一辆牛车,从家里到镇上,他一次大概能拉十几包,只需要前后跑两趟就可以。
在这之前,他得将家里的牛给喂饱。在不打扰媳妇田桂芝的前提下,他穿好衣服便到地里去拔草。
完后,又和了点面糊,将草给择一择,放进去,喂给牛吃。
待牛吃饱以后,他自己也来不及吃饭,坐上牛车,顶着寒风来到了镇里水果批发市场。
江计发不止一次经过这里,见这里来往的,都是用大货车拉运,有橘子,有苹果,有桃。最普遍的就是苹果。
而他拉的牛车在这里,相比来说又是那么的格格不入。
他首先在周围转了转,挨个询问了下价钱和看了看各自的质量。最后见红富士苹果普遍卖得不错,于是干脆来到一处操着陕西口音的小贩那,问:“师傅,你这苹果怎么卖?”
“一斤两分钱。”他说。
“甚,这么贵啊?”江计发不自觉的冒出一口陕西口音。
“老乡啊。”小贩脸上显得异常热情,上去和江计发握手,“你哪的?”
江计发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亲近感,脸上朴实一笑。
“我媳妇是陕西的,我不是。”
小贩上去就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那也算半个老乡。”
“我叫邢胜军,来到河南也有半拉年,专门搞这种生意,现在形势大好,你要搞,就搞大一点,进他个一车两车,保准赚钱。”他介绍道。
江计发打量下他,见他无论说话还是外形,都是五大三粗的,一眼就认定他是那种靠谱的人。因为早些年他除了学习以外,还没事看一些小人书。《水浒传》中的鲁智深,跟他的外形一样,又是那么的讲义气。无疑,他也是这种人。
“我叫江计发,之前一直在家务农,也没做过这么大的生意。我就想,先进一些卖卖看,效果好的话,还会再来。”江计发回答道。
“这样啊……”邢胜军把手放在下巴沉思了会,最后把脸凑近,小声说:“看在咱是半个老乡的份上,我给你便宜一分,怎么样?”
“哎呀,真是太谢谢你了。”
江计发一听,脸上写满了兴奋,甚至紧握着邢胜军这个半个老乡的手,颤抖了好一阵子。
是啊,对像他这样的农民来说,赚钱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养活这个家,为家人谋个好光景吗?
现在,有人给了他机会,还给他搞一场‘特殊待遇’,这足以让他心血澎湃,打算大干一场。
他花去了二百五十块,进了将近三十包,分三次运输。
这么一来一去,他连中午饭都来不及吃。回到家后,他又将这些苹果重新倒腾了一番—-他将里面的少数烂苹果都挑选出来,单独放在一个袋子里,将好的苹果重新装包,捆绳。
一天里很快就过去。
他抬起脖子,扭动了几下,即使经历了一天的劳碌和饥荒,也感觉不到任何一丝疲惫。相反,他看到了一丝充满希望的曙光,一丝足以让他们一家过上好日子的好前途。
“孩子爸,把饭吃了。”田桂芝见老公忙活一天,特意做了疙瘩汤,玉米馒,甚至还做了一碟大肉,这在以前,家里根本不舍得吃这么好。
江计发习惯性的拿起玉米馒,放在嘴边吃了两口,本想去夹菜,下一秒,却迟迟不肯动筷。
他不敢相信,摆在眼前的,居然是一碟香喷喷的大肉。
“你哪来的钱?”
“浩杰前阵子给的,我一直都不舍得花,今个见你出了死力,就买了点给你补补。”田桂芝两眼几经闪烁的说,即使这些钱,她从来都不舍得花。
江计发听了后,心里一阵震惊。是啊,这孩子从小一直都很懂事,只可惜,他长这么大,当爸的,却从没让他过过一天好日子。
和田桂芝一样,他那张饱经沧桑的脸上,一瞬间为之动容,是啊,他老了,那孩子也在跟着自己,一天天的随着时间的步伐,慢慢成长。
他夹起一块肉,放到嘴边,心中五味杂陈,说不出来是什么滋味,老泪刹那间纵横,落在碟子上。
为此,他更加坚信,心中的这股念头,为了儿子,为了这个家,他早晚要出人头地。
苦了谁,都不能苦了孩子。
“以后他再送钱,你可千万不能要,那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得多吃点好的。”江计发扶了一把热泪,交代道。
田桂芝应声,事实上,小儿子自从上了高中以后,几乎每个星期,他都没开过口管她和丈夫要钱,反而没少给他们钱。她问过儿子,这钱哪里来的,他总是笑着说,他凭本事赚的。
她和丈夫一样,对小儿子感到十分宽心。
天逐渐暗淡下来,整个村庄里,瞬间进入沉寂。
田桂芝和丈夫坐在家中退了皮的沙发上,听着老式收音机里面播放的一首诗词互相依偎着:
孩子,在土里洗澡;
爸爸,在土里流汗;
爷爷,在土里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