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新研究室
新研究室設立在動力研究室的旁邊,方便吳教授隨時可以前往指導之前的研究工作。介入新的領域研究,之前的科研成果成果未出,亦不可盡斷,這是老吳的無奈。
用了一個上午的時間篩選新課題攻堅小組成員。這一次,老吳的聚焦點並未放在一眾老研究員身上,他凝聚的是新鮮血液。他把研究所所有四十歲以下研究院的履歷全部全部篩選了一遍,共抽調出五名成員。雖然眾人對於調離原來的研究室頗有微詞,但還是聽從調令,這是科研新賽道的攻堅組,其成果對於未來的局勢可能起到至關重要作用,不容馬虎。
第一次科研會議就在還未改造完的辦公室中開始了,主題很明確:
1、闡述目前可能存在的危機;
2、比對己方科技樹發展方向的優勢與弊端;
3、提出解決方案,輕車快跑,緊追猛趕,快速成熟“智能”系統的開發;
4、技術快速成型,聯合材料、武器研究室,趕製智能系統載體。
另外,分出兩名成員主力攻克理論課題研究,兩名成員主力攻克技術課題研究。吳教授和另一名暫未分配的成員看似清閒,卻是任務最為繁重,他們將在此次科研攻堅中擔任總工程師、整理、審核的工作。
許小肆與秦時上將交談完後,清閒了一個上午,他也拿回了屬於自己的東西,顯然已經過了嚴格的檢查。
值得慶幸的是,這個世界畢竟是地球舊世界,還保留著許多曾經人類制定的標準。
比如能源還是以電能為主,初步提出場能構想,這讓許小肆的寶貝手機還有充上電的機會,在必要關頭他還是可以溝通上自家房間裡的電腦。
又比如計算機,還是以九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所研究開發計算機語言為主,因為需要快速應對外星攻勢的需要被擱置,如今重啟再度越級開發,雖有難度卻也讓許小肆有了可以介入幫忙的可能。
許小肆是在中午被送進已經開始了忙碌研究的智能研究室,他被吳教授直接委以顧問身份。幾位研究院並不清楚他的身份,有幾分詫異,也沒有什麼心思去計較什麼。全副身心投入研究的人很簡單,他們的世界單純的可愛,唯有課題而已。
沒有打擾眾人的工作,許小肆就在遠離眾人的一邊轉悠,偶爾拿起一本書翻閱,這裡只有一位女性研究院會過來為眾人翻找資料。就這樣,智能研究室內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
正中央類似教室講臺的一角吳教授抱著厚厚的資料整理翻閱,一邊兩位研究員面對面寫寫畫畫記錄計算機語言,一邊兩人低聲探討課題發展方向開發理論基礎,一個在場內來來回回翻找各方所需資料。
而許小肆,直接躺在靠窗的木椅上昏昏沉沉,一邊翻開書蓋在臉上,偶爾還能聽到一聲輕微的酣睡聲,真正的沒心沒肺。
這樣的狀態直到日薄西山,中央主持工作的吳教授提醒大家前往食堂補充能量,大家才發現那位年輕的顧問竟然已經在椅子上睡了過去。
或許來回為大家翻找資料的女性研究員早就發現,不過誰管他呢,攻堅組並不存在這麼一位陌生且年輕的可怕的青年人組員。他們並不知道的是,在兩個理論研究員桌子上擺放的重要資料,正是出自這個年輕人之口。
而吳教授,看到了許小肆把研究室當成了溫床也只是笑笑,並沒有說什麼,他知道這個年輕人所接受的未來教育對於新課題研究的幫助在哪裡。
食堂裡,攻堅六人組再加上一個名不副實的顧問許小肆圍坐在一個餐桌前,各自吃著手中簡單的餐食,仍舊激烈的討論著。
許小肆就在旁邊靜靜的聽著,理論組討論技術分支方向的可行性,技術組討論計算機語言的編譯和解釋,吳教授和負責資料提供的女研究員不時補充。短短幾分鐘時間,以一個未來經受過系統培訓人員的許小肆角度聽來,他很快判斷出這半天來攻堅組的進展到了哪一步。
不得不說,舊世界外星文明高壓下培養出來的科研人員的能力是何等的強悍,他們幾個小時的研究成果不比許小肆的世界同期下一個月的進展低下,只是重新起步的時間太晚而已。許小肆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沒有自己的幫助下攻堅組能在一個月內拿出初步的成果。
這也是許小肆一整天沒有參與其中的原因,他想看看這群人的潛力。現在他看到了,潛力無限!
回到研究室後,吳教授主持了開發進度會議,理論、技術二組分別彙報了各自進展,並提出了需求以及需要攻克的問題。會議室再度陷入了討論,這一次許小肆沒有在一旁安靜觀看,他在適當的時候補充了一些問題答案,也提出了一些新的問題。他也沒有直接將自己那個世界的成熟理論與技術直接教給眾人,既然是開發,那就不要包含太多屬於異世界的痕跡。
技術組用草稿子寫了厚厚一沓代碼,等待著入夜獲得整個研究所的電腦權限後進行驗證。當一個世界的科技走向了偏倚的道路,糾正的過程是極其困難的,現在智能研究室正在承擔代價。一個搞智能開發的研究所,連一臺電腦都沒有!
一天的工作總結結束,解決了無數問題,又誕生了無數問題。吳教授把大傢伙趕回去休息,真正的大仗在凌晨,那個時候全研究所的電腦都歸智能研究室使用,這是奢侈無比的一件事,需慎重對待。
許小肆在黑夜中醒來,他發現講臺黑板下的老吳一直坐立在那裡,他思考了整整一個晚上。研究室內也被安裝了一臺電腦,看得出來是從其他地方調用過來的還算高級的電腦,只是顯得有幾分陳舊。
12月2日晚11點30分,研究室成員全部到齊.許小肆主動調試起了電腦,兩位技術組成員躍躍欲試,他們下午已經推演編寫好了長篇的代碼,就等錄入測試。
許小肆對著吳教授說到:“教授,這第一段主代碼由我來編寫吧,這方面我還是懂一點的。在我家鄉我有一個師傅,那也是一個窺破真相的存在,我曾有幸跟他學習過一段時間的技術,我想我在我們研究室起步階段還是可以提供一些幫助的。”
老吳臉上不是懷疑的震驚,而是驚喜的感嘆:“你真的懂!我就知道你小子可以的!”
而研究所其他幾位成員並不清楚許小肆來歷,卻是幾分驚異:你呀?你一個人就能超越我們幾個人幸苦一天的成果?咋有那麼幾分不相信呢!
許小肆看出了眾人眼中的質疑。
他笑著說:“大家的總體方向是沒有錯的,並沒有走上歧路。只是我要指出的是,沒有走讓歧路不代表沒有走彎路。”
他對著兩位理論組成員說到:“兩位探討的可行性發展有一個前提,我們基礎理論不應當是創造許多分支,而是應該創造一個核心,我們的方向應該是簡單化。越簡單越好!”
說罷,他又對技術組兩位中年研究員說到:“長這麼大,我是第一次見到用草稿紙編寫代碼,這一點我十分傾佩。我剛剛心中演算了一下兩位手寫的內容,已經有了智慧邏輯的雛形,這在早已放下計算機智能領域研究無數年的今天,已是天大的突破。但是我們的代碼,應該是越簡短越好,這二十多頁的內容,其實是可以精簡的!”
幾人臉上一陣泛紅,對方並沒有否定自己的成果,但也指出了自己研究的致命問題。這個年輕的顧問,許小肆,他用“彎路”來形容自己的研究,卻是極其準確但。在研究但過程中,自己心中隱隱有過這方面但思考,但是為了快速出成果,自己走上了一條不算歧路但歧路,那是會消耗自己很多時間和精力的。
沒有言語,智能研究室的所有成員,包括吳教授在內,全部聚集到了一臺電腦面前,座位上坐著的是許小肆。門外,一位老人悄無聲息入內,沒有人發現。
0點一到,許小肆果斷按下回車鍵。緊接著,整個研究所的所有電腦斷電重啟,他在重新匹配電腦,把整個研究所電腦的計算力匯聚到自己的面前。
緊接著,他的手指在鍵盤上下翻飛,令人賞心悅目。最為震驚的還是兩位攻堅技術組的中年人。他們看得出來許小肆用的底層代碼還是自己白天的草稿紙上書寫的內容,但是卻被他精簡到了五分之一不止。他們還看出,許小肆還天馬星空寫入了許多他們不解的內容,然而前後邏輯關聯下,卻又完美契合,能量驚人。
不僅是他們震驚,身後悄然入內的老人內心也是波浪翻湧。他年輕時也曾研究過這個課題,計算機的底層邏輯多少還是瞭解一些的,他能感受到這個年輕人現在爆發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