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酱
好看的文学小说书评分享

已完结小说逆推历史:开局扮演光绪烧死慈禧全文免费阅读

第4章 各怀鬼胎

“皇上…皇上已经驾崩了!”

李莲英很不情愿的被慈禧推出来,目光躲闪的看着袁世凯说道。

“驾崩?”

啊哈哈哈….

袁世凯大笑着来到棺椁前,拍了拍实木棺材,在众人惊异的注视下,清了清嗓子道:“皇上,起来上朝啦!”

……

等了十几秒钟,棺椁内丝毫没有反应。

“袁世凯莫不是傻了?”

“嘘!”

“皇上明明胸口被刺而亡,他竟然这般迷惑作为,奇哉怪哉!”

“反正不管怎么样,这次袁世凯的逼宫,让大清未来迷茫喽!”

“估计会变天。”

…..

百官议论纷纷,反应快的已经开始在考虑选边站。

王默的虚影一阵抖动,看着袁世凯渐渐变黑的老脸,笑得快散了魂。

涅槃重生技能生效,需要二十四小时,截止目前已经二十三小时又五十五分钟,也就是说还差五分钟复活。

他憋住笑,就那么定定的看着袁世凯,想要看看接下来极其尴尬的五分钟怎么熬过去。

“额…”

“皇上,你不是怪我来晚了吧?”

“害!肚子实在饿的难受,于是就在京城街道上的一家馄饨摊吃了两碗,这才拼命赶过来。”

“皇上?”

袁世凯伸头探进棺材里,看到面目青紫的尸体,心中咯噔一下,暗道先前计划皇上诈死,怎么真的死了???

袁世凯的小算盘打的非常精细,无论他帮慈禧,还是帮光绪,如何造反都不会引起天下人的抗拒反应。

可现在若是光绪死掉,他就成了自己造反。

名不正言不顺,师出无名,必会引得天下共诛之。

“袁爱卿,皇上已驾崩,你我之间,有什么事都可以好商量!”

慈禧观察了好一会儿,见袁世凯的气势收敛许多,不由暗松一口气,出言调和了一句。

“商量?商量个屁!”

“每次咱求你办个事,你都是推三阻四,最后不了了之。”

“皇上驾崩又如何,大不了老子自己造反单干!”

袁世凯并不买慈禧的账,从腰间掏出手枪就要朝慈禧瞄准。

……

与此同时,大殿外再次传出轰乱。

“袁世凯你个大胆反贼!”

谁???

听到声音,所有人惊讶的转头看去。

李鸿章!

只见大殿外,李鸿章带着数百精锐护卫,冲开围困的士兵,硬生生打进了金銮殿。

王默漂浮在半空,见到眼前一幕,不由动起了小心思。

袁世凯带兵一万余杀进皇宫,而李鸿章匆匆调来的北洋水师精锐才只有七八百人。

两相对比,李鸿章根本不可能冲进皇宫,其实全赖珍妃胞妹珍华。

王默满是小星星的眼睛里,珍华已经换回女装,一袭白纱飘飘,手中软剑如鞭子一般甩出,沾着死碰着亡,直接打出了一片真空地带。

好女~

要是能够带回现实世界,那该多好啊!

试想一下,暑假结束,带着珍华去学校,不仅长相如仙女姐姐,一身的好武艺更加出神入化,然后再当着全校师生的面,对自己么么哒…..

“先生来此所为何事?”

袁世凯双眼一凛,赶忙把手枪插回腰带。

“您可别称呼我先生,李某人我担待不起,现在您可是翁同龢门下的高徒,哼!”

李鸿章心中恼怒,根本没有给袁世凯一丁点好脸色。

世人皆知,李鸿章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之后,引起国人巨大的不满,名声一落千丈。

原本在李门下的袁世凯,生怕自己受到牵连,匆匆改换门庭,拜入李的死对头翁同龢门下,算是背弃了李鸿章对其的知遇之恩。

如此一来,袁李二人反目成仇,已然是水火不容。

王默在瀛台与袁世凯虚以委蛇,计划他诈死,让袁世凯带兵逼宫,俩人里应外合。

而后唤珍华前来,给李鸿章密送的书信,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先使袁世凯逼宫成功,为王默消除慈禧这个最大的障碍。

再找来李鸿章,声明袁世凯要造反,速速勤王护驾。

李何等的机智,就算没有举一反三,即便只是从他自己的利益出发,袁世凯一旦造反成功,作为对头的他怎么可能会有好下场。

因此,李鸿章不为光绪,也会为了自己的前途,拼死平叛袁世凯。

……..

“这…这…这哪里话,先生对我有知遇之恩,称呼一声先生理所应当。”

袁世凯面露尴尬,讪笑着挠了挠头。

“哼,莫要耍那小儿口齿,老夫且问你,退兵与否?”

李鸿章心知己方兵少,于是再次补充了一句:“十万北洋水师将士,只需半个时辰,便可以包围皇城!”

“额…”

袁世凯瞬间皱起眉头,心脏没来由狠狠抽动了一下,自己带的兵有三万,一万入城,两万做外应,李鸿章的话若是真属实,那他今天绝对败北。“先生莫要诈学生,北洋水师距离京师还远着呢,学生既然兵行险着,怎么可能会不调查一番。”

“那就试试看!”

李鸿章冷哼一声,拂袖转身,目光看向大殿外,让人不知道心中所想。

……

其实,此时此刻,二人心思,大相径庭。

他们来时都做好了打算,决定拥护光绪主政,趁势废掉慈禧,毕竟慈禧才是压在他们头顶的一座山。

不过,拥护光绪这一点,二人却各怀心思。

袁世凯想法很简单,除掉慈禧,架空光绪,挟天子以令诸侯。

李鸿章则不然,他要考虑的较为深邃,一方面作为旧臣,思想上还是更加偏向于朝归政,权归君,朝纲稳固,另一方面是由于王默给他的那封密函。

王默许诺,给李鸿章在史册上纠正名声,这一点正中其软肋。

相对于寻常人,李这种位极人臣,家产丰厚的人,对于一般的许诺根本不屑一顾。

他们更加爱惜羽毛,比爱惜官职、金银更甚。

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后,李鸿章自己都没有想到,会在国内遭遇一致的骂声。

雁过留声,百年以后,他怕后人会更加变本加厉的口诛笔伐。

而想要在史册纠正声名,王默密函所述,必须推掉慈禧,然后祸水东引,把一切骂名全部扣在其头上,李鸿章也就不用再背负如此多的污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