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酱
好看的文学小说书评分享

主人公是于恪的小说大明:我哥是于谦全文免费阅读

第十章 朴素的答案

杨士奇。

左春坊大学士、翰林学士。

单从这个“大学士”,即可得知,是参与内阁政务的。

但之所以划分到东宫势力之下,很简单,左春坊、右春坊,都是东宫詹事府内部机构。

到内阁参政,更多代表的,是东宫太子方面的利益。

像文渊阁大学士、华盖殿大学士,则是彻底的内阁方面成员,负责着国朝各方利益平衡。

代表着朝廷的利益。

碍于永乐帝时常御驾亲征,太子常监国,权力制衡之下,杨士奇的话语权,在东宫、在内阁,皆是相当之大的。

如若杨士奇愿意出手,在殿试上捞人,只要不是诛九族的大罪,想必都有几分把握。

现在。

就要想办法换得这份“恩助之情”了。

商人。

说白了,不就是个商吗?

当初的恩助之情,就是一次投资,那就有机会买下来。

“继续。”

于恪心中暗下决定,神色之间逐渐温和下来,示意道。

可以合作。

但趁此机会,多了解了解沈家铺子的能力,总是好的。

“在内阁中,内阁阁老金幼孜,家父与之是金玉之交,也是为兄的恩师,说来惭愧,没学到恩师的几分学问。”

沈銘心生了然,坦荡道。

既然想看沈家百年底蕴,那没什么好藏着掖着的,以后的合作,也能更顺利。

金幼孜。

内阁阁老。

是国朝首位从平民转变为内阁阁老,甚至有机会觊觎内阁首辅之位,位极人臣的存在。

沈家,在其尚未发迹之时,沈父对金幼孜的学问很是欣赏,两人多次交谈后,觉得彼此不错,就结谊了。

后来。

金幼孜受沈父之托,当了沈銘的老师。

不过,一位合格的商人,在学问上,注定不可能有大成就。

对此。

沈父也好、金幼孜也好,沈銘也罢,心中门清,仅要一份师生情分。

日后。

沈家有事相求,能进的去门,能张的开嘴。

而金幼孜在他日下野之时,沈家能给予些包括金银在内的方便。

但总归。

有着沈父的金兰之交,有着沈銘的师徒情分,这关系,不可谓不厚。

到此。

沈家在国朝内最顶尖的人脉,全部展露。

朝廷里,或许有不少六部官员、地方官员,与沈家有故,但远比不上这三位。

“沈兄,合作之事,我同意了。”

于恪轻轻点头,满意笑道。

以上三位愿意借力,只要不是掘老朱家皇陵、造反、刺杀圣驾这种大逆之罪,恐怕都能捞出来。

像兄长那根据事实“谏言”永乐帝,问题不大。

“恪弟,现在能否让我看看精砂粒糖糖方了?”

沈銘神情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放松下来,询问道。

沈家家训,凡大赚生意,不在乎多分润出去几成,最重要的是,双方合作时绝不能轻易翻脸。

“糖方吗?”

于恪嘴角不禁上扬,拿起纸笔,简单写写画画,莞尔道:“就这个。”

糖方易手。

沈銘看着纸上寥寥数笔的工序,栩栩如生的瓦漏、瓦缸并接简易模型,朴实无华的过滤黄泥水,脸上肌肉疯狂抽搐。

“就这些?”

沈銘拿纸的双手在微微颤抖,眼睛一眨不眨看着,无法相信道。

在糖上。

古往今来无数人投注精力和心血,试图对黑砂糖进行提纯。

但没想到,方法竟如此……离谱。

“就这些。”

于恪重重点头,心有体会的同时,笑意就没有消失过,打趣道:“沈兄可想反悔?”

科学实验。

总是充满着离谱。

许多重要元件、器械的研究,实验了大量贵重、精细的东西,兜兜转转一圈,居然发现“铁”和“铜”依然是最特么好用的。

当场就能破大防。

显然。

沈銘就面临着如此情形。

“黄泥水啊。”

沈銘闭上眼睛,努力想要平复心情,但发现全然做不到,宛若疯魔,放声大笑道:“真是太好了!”

黑砂糖。

包括制作黑砂糖的原料,蔗糖。

沈家在云贵之地,有不少甘蔗地,黑砂糖作坊,现成可用。

这代表着原料的命脉,不会被他人掌控,这份赚大钱的生意,被发现的可能性,也会降至最低。

生意的命线,能大幅度延长。

至少。

是能赚数千万两纹银的生意。

“沈兄,你没事吧?”

“我很好,相当之好,逾百倍利润,这天底下,竟然真有如此生意。”

沈銘双目通红,紧握着糖方的双手,因过于用力而发白,认真道。

是时候,重现沈家祖辈的荣光了。

“恪弟,沈家愿意拿出十万两纹银,和制作贩卖的生意人脉来合股。”

沈銘没有因狂喜而失去理智,商人精明的头脑发挥作用,镇静道:“精砂粒糖的纯利,你和沈家,二一添作五,如何?”

闻言。

于恪没有回答,淡淡一笑。

在国朝内。

白砂糖或许能赚个几千万两纹银,沈家铺子出银又出力,要求占利五成,按理说,是不多。

但沈家铺子,可不仅仅是个国朝铺子,其足迹遍及东南小国,乃至更远的白种人国度。

白人嗜糖,且愿在糖上花高价。

要知道。

在不远的未来,有个名叫“大英帝国”的女王和贵族,为了吃糖自由,不惜发动了“蔗糖战争”,进攻了天竺。

国朝内部,精砂粒糖前景广阔。

而国朝之外,精砂粒糖的前景,更是星辰大海。

沈兄,是在欺他“无知”啊。

“六四,你六,沈家四。”

沈銘抵不过眼神对视,败下阵来,苦涩道:“上上下下皆要打点,沈家赚的真是一点点。”

商人的嘴,骗人的鬼啊。

短暂的沉默后。

“七三,你七,沈家三,这总行了吧?”

沈銘咬了咬牙,给出心里极限价格,叹息道。

纯利三成。

估计会有一两千万两纹银吧,自家,依然是大赚特赚。

“不必,就按六四。”

于恪点点头,又摇摇头,笑道:“但是,沈家需要答应我两个条件。”

“什么条件?”

“第一,内官监太监郑和、左春坊大学士杨士奇、内阁阁老金幼孜,帮我捞个人。”

“第二,精砂粒糖,不卖穷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