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酱
好看的文学小说书评分享

男女主人公孟瑜云母,孟瑶小说快穿之做一条躺赢的咸鱼全文免费阅读

第10章 读书可明礼

陈四郎醒来后,依靠在床头,安静的注视着自己的小媳妇。

小孩子真是想一出是一出,前天他才听孟瑜抱怨过络子怎么都打不好,她以后不要再打了。还没多久,就一大早上,脸不洗,饭不吃,兴致勃勃的拿起丝线打络子了。可小媳妇大概在女红上是真的没有天赋,陈四郎眼睁睁的看着孟瑜手里的丝线不听使唤似的,明明小媳妇很认真也很细心,偏偏打的络子松松垮垮的,不说比不上铺子里卖的,陈四郎记得他小妹刚学时,打出来的络子都比这个好。

“鱼儿,我渴了,帮我倒杯水。”

孟瑜应了一声,放下手里的东西,就起身去倒水了。

“鱼儿,昨天教你的内容,你还记得多少?”陈四郎接过水杯后,只喝了一嘴,就放下了杯子。

他并不渴,只不过是看小媳妇盯着那个络子的样子可怜,想转移她的注意力,才说自己渴了。

陈四郎不觉得不会女红是多大的问题,他将来必定是要做官的,家里必定会有下人伺候,衣服络子什么的都可以交给下人去做,小媳妇不会女红也没有关系的。

陈四郎也知道这只是自己的想法,小媳妇可不一定会和自己想的一样。

但不管孟瑜怎么想,陈四郎也不想看到她失落的样子。

“我还都记得呢。”说着,孟瑜一边扶着陈四郎去洗漱,一边把昨天学到的内容给说了一遍。

“鱼儿记得很好,那今天上午,咱们继续往下学。”

听到陈四郎打算今天继续教自己新的内容,孟瑜立马兴奋了,至于做不好女红的事,此刻早被她忘到脑后了。

看着女孩笑靥如花,陈四郎也跟着开心起来,果然他还是喜欢看到她笑的样子。

在读书认字上,孟瑜也是真的有天赋,虽然一开始陈四郎抱着不能拔苗助长的心思,每天只教一点点,但后来看孟瑜学的太快,陈四郎知道像她这样的天才,是不能拿普通人的标准来衡量的,于是就主动给她加了学习量。

结果孟瑜学会《百家姓》只用了短短五天,不仅能熟练的认出每一个姓氏,还能把每一个姓氏的起源和典故说的头头是道。

短短的半个月,孟瑜不仅学习了《百家姓》,还学习了《三字经》《千字文》等书,只剩半本《千家诗》和一本《声律启蒙》还没有学。

再学习了最后这不到两本,孟瑜就把蒙学入门的七本书都学完了。

就这,还只是孟瑜每天只学习一两个时辰的结果。

一开始教孟瑜的时候,陈四郎正在养病,精力不足,每天只有精神好的时候教她读书。

后来陈四郎的病好了,就更没有多少时间来教孟瑜了。

他是要考科举的,身上背负着一大家子的希望,病了的时候能休息,病好了自然就得恢复之前那种拼命苦读的生活。

病好之后,陈四郎也没有放弃教孟瑜,他每天上午都会抽出一个时辰,来教孟瑜读书。

蒙学书籍教完后,其实大部分字孟瑜都认识了,她不用陈四郎讲,自己就能看懂一些书了,像是话本和地方志,她就能看懂。

不过陈家的书籍大多是科举用的四书五经,没有多少杂书,只有一本陈四郎兄弟用来了解民生的本县县志。那话本,还是陈二郎要抄书换钱,抄话本的润笔费要比一般书籍的贵,陈家才能找到一本的。

总共就两本书,看了没两天,孟瑜就看完了。

看完之后,孟瑜无事可做,就跟着陈母她们待了几天。

进了冬日,即使不用忙地里的活,农家人也没有闲着的时候,家中里里外外的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忙。

男人们忙着上山打猎,陈家男人体魄都强健,虽然比不上专业的猎户,隔三差五的也能拎回只野兔或者野鸡,偶尔还能打几只狍子。

男人忙着,女人们也没有闲着。

陈母她们先是把陈家各处都打扫了一遍,边边角角的地方也都弄的干干净净了。

陈家比较大,屋子也多,光打扫各处房屋,就用了整整三天时间。打扫完了之后,每个人都累的直不起腰了,歇了两天才缓过神来。

之后又开始拆洗被褥,冬天盖的厚棉被是春天刚洗过的,不用再洗,这次拆洗的只是春夏秋时候盖的薄被褥。

当然做这些的主要是陈母她们这些大人,孟瑜她们几个小的,只是跟在一边帮忙,很多事都不用她们做。

陈家不是那种苛刻女儿的家庭,相反还是陈家村里数得上的疼女儿的人家了,自然不会让家里的小女孩们干什么活。

被褥拆洗后,又重新缝补好。之后陈母她们就开始了真正猫冬的日子。

冬日寒冷,陈家是烧炕取暖的,为了节省柴火,男人们待在一个屋子里,女人和孩子待在一个屋子里。

陈母她们手里也没有空着,都拿着鞋子在缝。

在农村,人们穿的都是自家缝的千层底布鞋,这种鞋子既不好做又不耐穿,手巧的妇人缝一双鞋也要五六天的时间,就这还不算上做鞋底的时间,而两三个月就会穿坏一双。

春天要耕种,夏秋两季忙着除草收获,都是地里最忙碌的时候,家里的妇人也要下地,没有时间做鞋,一家子老老小小的鞋大多是冬天猫冬的时候做的。

孟瑜女红实在没有天赋,她也不想在陈母和云母她们都忙着的时候,自己在一边待着,于是她给自己找了个事做,教孟瑶和陈小妹读书。

教她们读书这个想法,孟瑜早就有了,并不是专门想出来打发时间的。

孟瑜自己跟着陈四郎读书后,识得了很多的道理,更认为读书是件好事,而这件好事不仅对于男人来说是这样,对于她们女子来说也是。

在读书以前,孟瑜想要读书认字是因为天生的喜欢。

她也以为陈四郎是因为病中无聊,见她喜欢,才想着教她读书打发时间的。

读书之后,仅仅读了启蒙的几本书之后,孟瑜就意识到了读书对于自己来说意味着什么。

她也明白了陈四郎教自己读书的原因。

读书后,孟瑜明白了自己和陈四郎这个夫君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不仅是基于士农工商之间的阶级差距,还有一个是博学之士与无知民女在见识和眼界上的鸿沟。

她配不上他,这不仅是别人眼中的认知,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

而读书,则是她唯一能够追平她与夫君之间差距的方式。

教导孟瑜读书识礼,是陈四郎这个男人对自己妻子的尊重与爱护。

真正看懂陈四郎的心思后,孟瑜更加庆幸自己当初为了报恩,选择嫁给陈四郎这个男人。

也正是因为孟瑜明白读书的重要性,她做不到只自己进步,然后眼看着自己的亲妹妹和小伙伴做睁眼瞎。

只不过前些日子孟瑶她们两个一直在跟着大人帮忙,孟瑜不好提出来,现在用不上她们了,正是一个好机会。

陈母虽然特爱女儿,但她不懂女孩读书有什么用,不过想着让小女儿借读书的机会和她四嫂培养感情,也就没有拒绝。

陈母深知,一个女人在夫家过的怎么样,也是要看这个女人的娘家的。

一个女人有娘家撑腰,那她的夫家就得掂量着轻重,轻易不敢对媳妇不好。

有她和陈小妹的爹在的时候,自然是他们两个做爹娘的给小女儿做主,而等他们都不在了,陈小妹只能靠她的哥哥们了。

陈母知道自家的大儿子是个爱护弟妹的好哥哥,自己和丈夫没了后,他也一定会护着弟妹。

可陈母根本就不相信大儿子能护住弟妹,不是陈母看不起自己的儿子,而是陈大郎太老实了。在自己家里老实不争不抢是一种美德,爹娘看在眼里会高兴。可在外面还老实,就只能是吃亏了。

就陈大郎的老实性子,他能护着自己不受欺负就不错了。

陈大郎不靠谱,那么陈小妹能指望的也就是她三哥和四哥了。

可陈三郎和陈三郎因为读书的缘故,和陈小妹接触的少,就算是嫡亲的兄妹,接触的少了,也没有多少感情。

陈三郎和陈四郎都得读书,陈母不能为了女儿,去打扰他们。

于是陈母把目光放在了儿媳的身上。

和嫂子们处好了关系,对于陈小妹来说,也是一种拉近兄妹关系的方法。

三儿媳的性子,陈母实在相处不来,她也就不勉强陈小妹和她培养感情了。小儿媳则不然,她本来就是陈小妹的小姐妹,感情就挺好,嫁进陈家后,和陈小妹的关系就更亲密了。

既是小姐妹,又是亲姑嫂,有这两层关系在,培养感情就更方便了。

在陈母的默许和鼓励下,孟瑜的读书小课堂进行的如火如荼,孟瑶和陈小妹的认字大业也进展的很快,不到一个月,就把《百家姓》记全了。

这速度虽然比不上孟瑜的神速,但是也跟普通都的学子持平了。

陈三郎和陈四郎兄弟两个,看家里的三个女孩不仅是喜爱读书,还特别努力,有时候也会亲自上手,给她们讲学。

十一月末,这天晚上,一家子刚吃完饭,正坐在屋子里喝茶聊天,就听见有人急急忙忙的赶来报信,住在县里的陈三嫂生病了。

听了这个消息,陈家人都没有当回事,冬季寒冷,生病是很平常的事,就连陈大郎这个健硕的大男人,前些天也受冻咳了两天。

陈家人没有料到,就他们都没有在意的这个小小的风寒,竟然带走了陈三嫂的命。

就仅仅是两天后,陈家就又收到了消息,陈三嫂没了。

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孟瑜正跟着陈母和云母她们在厨房里炒瓜子花生的。

听到消息后,热热闹闹的厨房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只听见锅底下木头燃烧发出的噼里啪啦的声音。

因为吃惊,房间里没有一个人说话,也没有一个人动,安静极了。

直到一股糊味传来,云母才赶紧搅动锅里的沙子。

“三郎媳妇没了?”云母的动作打破了一室寂静,陈母往外抽了抽木头,不可思议的说。“昨天不是说她只是风寒,没有什么大事吗?怎么忽然人就没了呢?”

语气里满满的都是不可置信。

前天一接到陈三嫂生病的消息,陈三郎就跟着报信的人赶回了县里,第二天就给陈家传了消息,说陈三嫂只是得了风寒不严重,让陈家人不必跟着担忧。

孰料只过了一天后,就接到了陈三嫂周氏的死讯。

“人没了,后事在哪儿办啊?是在家里,还是在县里。要是在县里办的话,得让大郎他们带着媳妇去帮忙,家里没有车,得去堂叔家借车吧。”陈二婶赵氏比较冷静,她跟三郎媳妇见的不多,也没有什么感情。在知道三郎媳妇死讯后,她第一反应不是伤感,而是后事该怎么办。

“村里就一辆牛车,大郎他们都去的话,也坐不下吧?”

陈家村有车的一共就两户人家,除了他们家有辆马车,就只有村长家里有辆牛车了。

陈家的马车已经被陈三郎驾去县城了,村里就只剩下一辆牛车可以用了。

可牛车只有一个架子,并不像马车那样有车厢,大冬天西北风呼呼的刮着,坐牛车简直就是受罪。

陈二婶舍不得孩子们受罪。

“我也不知道,听爹怎么说吧。”

陈母也就伤心了一瞬,就缓过来了。

她也听出了二弟妹是心疼儿子和儿媳,不想他们去帮忙,不过这是不可能的,于是就推说等着公爹拿主意。

最后陈老太爷做主,陈家三个孙子都去帮忙,两个孙媳也都跟着丈夫过去,只有孟瑜因为年纪小,留在陈家陪着婆母。

在陈四郎坐车出发前,陈母把小儿子拉到了一边,叮嘱道:“四郎,到了县里要多安慰安慰你三哥,让他不要伤心,他还有爹娘等着他呢。”

陈四郎听到后,觉得他娘想多了,三哥绝对不会因为媳妇没了伤心过度的。心里这样想着,嘴上却不能这样说,“娘,你放心我一定会照顾好三哥的。”

说了几句,陈四郎就爬上了牛车,跟着哥哥嫂子们一起去了县城。

陈三嫂走了这件事对孟瑜的生活没有产生什么影响,她依旧保持着往日的生活节奏。

上午跟陈小妹她们一起读书,中午吃了饭睡一觉,睡醒后要么去找陈小妹她们玩,要么自己待在屋子里。

不过到了晚上,陈三嫂没了这件事终于影响到了孟瑜的生活。

孟瑜躺在暖乎乎的炕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往日都是夫君搂着她睡的,她那时还觉得手脚都被人困住了,觉得不自在。

可今天陈四郎进了县城,只剩她一个人睡,她想怎么睡就怎么睡时,才猛然发现,没有了那个温热有力的怀抱,她竟然觉得怎么睡都不对劲儿,睡不着了。

在这一刻,孟瑜才发现,就离开了这么一会儿,还不到一天的时间,她就已经开始想念陈四郎了。

她以后再也不要和夫君分开了,孟瑜在心里暗暗发誓。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