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苏晓进城
第二天,陈翠花一大早就把饭做好,苏晓起床就能吃。
再把黄鳝装进垫了塑料胶布的竹篓子,这样黄鳝不会死,竹篓也不会漏水。荷叶装进背篼。
苏晓吃过饭背着背篼,提着竹篓,赶往大路边,她要坐早上最早的一班车进县城。
车上基本坐满,苏晓只好坐在司机后面的一个大盖子上,背篼和竹篓放自己脚边。车子偶尔转弯或者颠簸一下,苏晓一刻都不敢放松,生怕竹篓里的黄鳝掉出来。
车门咚的一声打开,上来个六十来岁的大婶儿,手里提着个竹篮,瞅瞅没位置,也没人让她,走到苏晓面前说:“幺妹,挪一下,我挨到你坐,要得不?”
苏晓尴尬的笑笑,这“位子”也吃香?她往旁边挪了挪,大婶儿坐下来,把篮子抱怀里,像是金贵东西。
这里人奇怪,看见比自己小的女的,都叫人“幺妹”,苏晓有点不习惯。可大婶又开口了,“幺妹,你竹篓子里装的啥呢?鱼吗?”
苏晓老老实实回答道:“不是,就几斤黄鳝。”
大婶儿又问:“给亲戚送去呢?他们家住哪儿呢?说不定咱们还顺路呢。看我就是给女儿送鸡蛋呢!要说还是农村土鸡蛋好...”
这人可真能说,还自来熟。苏晓只觉得耳朵嗡嗡的。
“卖的,不走亲戚!”
“卖的?你准备卖多少?”
苏晓也不知道城里卖多少,只听婆婆说好像乡里卖一块一斤。
“我不知道,要到市场看看才知道价格呢。”苏晓多了个心眼,城里应该比乡里贵点。
“幺妹,我晓得卖的好多。这样吧,城里卖的一块三,看你卖的是正宗的,我给你一块五,咋样?”
大婶儿一副老好人的样子。苏晓心想,比乡里贵那么多,怕是差不多了。
“可是,我没带秤啊!也没装的。”苏晓原本想拿去直接卖给贩子的,啥都没准备。
大婶儿好不容易碰上个卖黄鳝的,哪能轻易放弃?
“幺妹,我找称和装的嘛。下车那儿我有熟人。”
苏晓没应也没拒绝,闭着眼不再搭理。大婶儿看出苏晓不想说话,也闭了嘴,专心护着自己的篮子。
车子十几分钟后停了下来,售票员大声喊:“到站了,都下车啦!”
大家背东西的,提东西的争先恐后下车。只有苏晓和她旁边的大婶儿一点儿不着急,稳稳坐着。
大婶又找苏晓说话:“幺妹,一会儿我们下车称哈,卖给我,你还减重了,是不是?”
车里只剩下她们俩,苏晓背起背篼,提着装黄鳝的篓子下了车。大婶儿也跟着下车。
苏晓闷头往前走,大婶在后面追着喊,“幺妹,你慢点,我没你走得快。就前面那家张老幺烧酒,那儿有称。”
那家店不怎么起眼,门口放着根长条凳。
苏晓路过的时候,从里面走出个干干瘦瘦的老头儿,头发花白,看上去有六十来岁。
大婶儿朝他喊道:“张老幺,把你的称借来用一哈,再给我一个大的塑料袋!”
张老幺的小眼睛笑成一条缝,“要的,苏妲己又来看女儿啊?”一边说一边进去拿东西。
苏晓忍不住笑,张老幺喊“苏大姐”喊成“苏妲己”,长相也挺喜庆。算了,卖给谁不是卖?就卖给“苏妲己”吧,自己多点时间去转转岂不更好?
她把背篼放在长条凳上,自己坐旁边扶着,“苏...大婶,卖给你吧!荷叶要不要?”
苏大婶还没应声,张老幺提着称和口袋问:“你有好多?咋子卖的?”
他的大孙子正在鼓捣什么“荷叶鸡”。周边田里没这东西,叫他爷爷看见就给买下,说是“荷叶鸡”做成了能赚好多钱...
苏晓说:“一共三十二张,一毛一张,你给3块就成了。两张算送的。”
张老幺也不讲价,放下秤和塑料口袋。从衣服包里掏出三块钱给了苏晓,“幺妹,给你钱!家里买烧酒上我这儿来,给你优惠。也多多帮我宣传宣传。我的酒可是资格的粮食酒哟,喝了不上头!”
苏晓心想,这老头儿可真会做生意,见着机会就宣传自己。看他爽快的样子,估计生意不会差!
“苏妲己”看看天,着急起来:“张老幺,快给我称一下,太阳快出来了,一会儿晒着我的鸡蛋。”
张老幺笑着给称了,一共三斤三两。“苏妲己”帮着装进塑料袋里。
她从衣服篼里拿出五块钱,一张一块的,两张两块的,塞到苏晓手上,“幺妹,一共四块九毛五,我给你五块,不用找了。下次碰上还卖给我吧!”
苏晓把钱装好,说了声谢谢。竹篓子放进背篼,再背到背上,逛市场去!八块钱,除开来回车费一块,还剩七块,可以给家里买点东西回去…
县城里的市场和乡里有很大的区别。乡里卖瓜子的只是一个小凳子摆那儿,上面放个小杯子就开卖;城里人家都是好几大袋子,品种也不只瓜子一样,而且是摆在大板子上的,看上去都更好。
市场里还有卖百货的。小贩扯着喉咙喊着:“大甩卖了,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啊!”
苏晓看上一把铝壶,花了8毛钱买下。下次大丫洗头的时候就方便多了。
她又去卖农副产品的地方转了转。卖黄鳝的就一两个,好像现在不是该卖的季节。卖价和“苏妲己”给的一样,谢天谢地,自己好歹没卖贱。
鸡蛋一毛五一个,鸡一块钱一斤,鸭八毛一斤...这些都比乡上贵不少呢!
苏晓想,大丫的学费就靠它们了!她又看了看大米,卖一毛七分钱。
路过猪肉摊,苏晓花了一块九毛钱买了两斤多点肉,自己不吃,家里的老小肯定喜欢。记忆里,好久好久都没买过肉了。今天买点回去“打牙祭”!
背篼里背着东西,衣服篼里揣着钱,苏晓坐上了回家的公共汽车。买了票还剩四块多。等下次再来,肯定能多赚。幸福的日子正在向她招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