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懷喜對著餘氏一頓數落。
餘氏本來心情也不好,事情沒有得逞,現在陸旭關著門,也不搭理她。
張媽媽剛剛又過來說,要帶著林詩詩搬離府上,這一個個的,是要氣死她嗎。
“老爺,您說話可要憑良心,陸昶難道沒有幹那丟人的事?你們替他遮掩,我就不能說實話了?你以為詩詩是心甘情願要跟她成親,她是被迫無奈。她明明心悅旭兒,我是不忍她一輩子因為別人的錯誤,跟一個不喜歡的人在一起。她父母將她拜託給我,我為她謀劃,何錯之有?”
餘氏的火氣比陸懷喜的還要大,倒硬生生把陸懷喜的氣勢給壓住了,陸懷喜瞪圓了眼睛望著她。
“你,你,我告訴你,這件事,就這麼定了。昶哥兒不是你的孩子,你才把他往外推。你要是不依不饒,心胸狹窄,這家你也不用當了。”
陸懷喜外強中乾的警告道。
旁邊的小道上,粗大的銀杏樹幹後面,站立一個玄色的身影。只見玄色的衣襬轉動,陸昶眸色晦暗,轉身往另一個方向走了。
身邊的護衛一聲不敢吭,小心翼翼的跟在他身後。
餘氏還在那裡和陸懷喜拉扯,兩個人都憋著氣,非得把這氣出了才行,都沒有注意到旁邊的動靜。
“父親,母親!”
餘氏和陸懷喜站立的地方離陸珊珊的院子不遠,把她驚動了。
餘氏見到陸珊珊,才想起,自己是來找陸珊珊的,卻被陸懷喜截住吵起來了。
陸懷喜見女兒嘟著嘴看著他們,也覺得有些尷尬,不再與餘氏糾纏,憤憤的甩甩袖子轉身走了。
餘氏含悲帶泣的走過去,拉著陸珊珊的手,道:
“走,珊珊,娘正要找你說話。”
兩人並排著進了陸珊珊的珊瑚院。
餘氏坐下,道:
“娘昨晚就去找了沈姑娘,上午又去林詩詩那裡百般安撫她,想讓她拒掉與陸昶的婚事。白天朝廷派人過來問詢,只要她咬死被冒犯了,朝廷上有沈尚書發力圍攻,這事必然能成。誰知道林詩詩卻替他打掩護,把他保了下來,你父親一回來,就對著我一頓埋怨。”
陸珊珊也頗覺奇怪,以前林詩詩對餘氏十分依賴順從,對陸旭更是一片兒女痴心,就因為一個沈玉嬌,林詩詩私下不知道用多少好東西來賄賂自己。
這兩年,陸珊珊巧妙的周旋在沈玉嬌和林詩詩中間,從兩人這裡得了不少的好處。
林詩詩甚至委婉的說起,以後誰要是做了陸珊珊的嫂嫂,必定會給她添一份豐盛的嫁妝。
言外之意,就是想讓陸珊珊幫著她。
如果沈玉嬌和林詩詩都成了陸旭的女人,那她還可以源源不斷的從她們那裡謀得好處。
“娘,女兒也覺得蹊蹺。以前,詩詩把我當成姐妹,有事會來找我,但這次,她閉門不出,連二哥她都愛見不見的。難道她真鐵了心要嫁給大哥?”
餘氏嘆了口氣,現在可不就是這個情形。
“你祖母和你父親都同意了。沈姑娘只知道彈劾陸昶,是讓他失去宗子之位,若知道我們還想讓林詩詩做旭兒的妾,以她那性子,一定會記仇的,這事,要 爛在肚子裡,千萬別說漏了。”
餘氏提醒陸珊珊,陸珊珊點頭,讓她放心,她在這方面都是很小心的。
“娘,林姐姐上次說,想把京郊那個帶溫泉的莊子給咱們,你有沒有把它要過來。”
因為陸珊珊體寒,每次癸水一來,就疼得在床上打滾,這半年吃著上好的藥材調理著,才少了許多的痛苦。
大夫說若能在冬天的時候,在溫泉裡泡上幾個月,就會大大的減輕,以後也不會影響生育。
當時,林詩詩就笑著安慰她,說她是有福之人,她在京西北的九華莊園,看樣子是要送給她了。
這個九華莊園她們冬天偶爾也會去,佔地接近千畝,有天然的溫山泉,那山泉還帶著藥石的味道,曾找人看過,說裡面的水含有諸多礦物質,對人體極好。
林詩詩還真不是說說,說為了冬天能在那裡常住,需要改建那裡的房子,現在上個月那邊的管事還過來回報說外面已經完工,在做內飾了。
林詩詩和陸珊珊一起商量了七八幾天,一起畫圖,選材料,才定了下來。
林詩詩可真捨得花銀子,都是上等的木材做的傢俱,地毯也是進口的,看得她嘖舌,上千兩銀子就花進去了。
陸珊珊知道林詩詩出手大方,臉皮又薄,她只要稍微用點心思,就能輕而易舉的從她那裡拿到很多東西。
不過,這個莊子,自然要麻煩一點,因為林詩詩說過,她的田鍥這些,都是張媽媽給她收著的。
陸珊珊最近都在討好林詩詩,就是想哄著她想辦法把這個莊子送給她。
陸懷喜壽宴那天,沈玉嬌來了,陸珊珊就藉著身體不舒服沒有出去,沈玉嬌是去的她院子,關起門來說話,以免被林詩詩看到了不高興。
“珊珊,你身子好點,就去找詩詩說說話,你只裝作什麼都不知道,跟她好好說話,體現你們的姐妹情就可以,她是個心軟的。就是那個張媽媽,你要避著點,那是個老辣的。”
頓了一會,餘氏接著道:
“你父親這次過生辰,詩詩之前說的會送一個綢緞莊子做生辰禮。我特意告知大家晚上家人聚餐的時候,家裡人再把禮物送上。我想的是,她和陸昶事發後,她為了求得大家對她的包容,估計會送得更多,她在京城,有七八家綢緞店。沒想到,她剛剛派人送過來了一個錦盒,我打開一看,裡面只是八百兩銀票。”
其實八百兩也不少,但是跟一個綢緞莊子根本沒法比,一個莊子一年的利錢就得幾千兩。
再者,給銀票,顯得不用心,是在敷衍。
餘氏接到這個錦盒,心情就很不好,她有一種失控的感覺。
而上一世,正如餘氏預料的那樣,林詩詩為了討得陸懷喜餘氏的包容,交出了京城六家綢緞鋪,每年坐收銀錢上萬兩。
此時的餘氏有一種自己被自己算計了的落敗感。